EDA被誉为“芯片之母”,是数千亿美元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石。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EDA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周期深度绑定,尤其受半导体产业波动影响,即便行业领军企业,其业绩与成长性也难逃宏观环境的牵连。2025年三季报的集中披露,让国产EDA企业的发展态势愈发清晰——行业整体营收保持增长,但盈利表现呈现显著分化,同时并购整合与技术攻坚并行,国产进程正在加速。
01
三季报透视:营收增长分化,盈利表现各有千秋
2025年三季度,三家头部国产EDA企业交出了差异化答卷,营收均实现正向增长,但净利润表现差距明显。
广立微增长最为迅猛,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57.31%;净利润2133.30万元,同比激增312.3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48.86%;净利润3701.72万元,同比增幅高达380.14%,基本每股收益0.1878元。
概伦电子实现关键突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2.71%;归母净利润4199.0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716.47万元成功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虽仍为-1951.53万元,但较去年同期的-4337万元大幅收窄,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华大九天营收规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8.24%,但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归母净利润906.03万元,同比下降84.52%;扣非归母净利润-2215.63万元,同比增长33.99%,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02
盈利分化背后的原因何在?
不难看出,整体EDA行业企业营收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净利润却呈现分化态势。
广立微净利润大增,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同比快速增长。广立微聚焦硅光技术与成品率提升业务,行业需求旺盛直接推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从业务结构来看,两大核心板块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9100.54万元,同比增长50.24%,充分彰显EDA工具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测试设备及配件业务稳步扩张,收入达15345.79万元,同比增长38.13%,印证下游制造端需求持续旺盛释放。
AI浪潮推动高端芯片需求井喷,伴随工艺复杂度与设计规模持续攀升,芯片良率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相关提升需求日益迫切。广立微深耕芯片成品率提升与电性测试快速监控技术,是国内外多家大型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目前,其已构建起“EDA设计软件+WAT测试设备+半导体数据分析工具”的成品率提升全流程解决方案,能在集成电路从设计到量产的全产品周期中,全方位助力芯片性能、成品率与稳定性实现协同提升。

华大九天增收不增利,并非主业经营问题,而是战略性投入与外部补贴变化所致。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90.51%,第三季度更是升至92.81%,环比提升5.7个百分点,行业*地位稳固。
利润下滑主要因两方面:一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前三季度研发费用5.57亿元,研发费用率69.2%,长期维持在70%左右,远超国际巨头30%-40%的水平;二是政府补助减少,叠加上半年1.04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这种“战略性亏损”,是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的必要投入,而高额股权激励也反映出行业对EDA人才的激烈争夺。有行业猎头透露,有经验的EDA工程师薪资三年翻番仍一将难求。
03
EDA企业开启收购整合,冲刺平台化布局
2025年,国产EDA企业加速通过收购整合完善业务布局,核心目标是打造平台型企业,契合行业“从芯片端到系统端无缝拉通”的发展趋势。
广立微:2025年8月战略收购比利时LUCEDA NV。该公司是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产品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等环节。此次收购帮助广立微从传统EDA拓展至PDA领域,整合双方在集成电路和光子芯片的技术优势,逐步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良率提升方向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突破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良率瓶颈。目前PDA行业尚未形成垄断格局,为其提供了技术突破与市场竞争的窗口期。
概伦电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10.5亿元。锐成芯微拥有覆盖30多家晶圆厂、4nm至180nm工艺的1000多项物理IP,应用于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纳能微聚焦有线接口IP、模拟IP授权及芯片定制服务。交易完成后,概伦电子将实现EDA工具与IP核的深度整合,成为国产稀缺平台化公司,为数十家晶圆厂和数百家设计公司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华大九天:2025年3月宣布拟收购芯和半导体控股权,后者专注于全栈集成系统EDA解决方案,支持Chiplet先进封装,应用于5G、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尽管该收购于7月终止,但华大九天自上市以来已通过收购芯达芯片、投资多家EDA企业完善布局。公司高管表示,将采取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并购整合相结合的模式加速全流程布局;另外,本次收购终止不会对公司当前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行业层面,新思科技收购Ansys、铿腾电子收购BETA等事件已明确信号,全流程、平台化成为EDA及工业软件的核心发展趋势,将深刻重塑行业格局。华大九天近期发布未来五年战略规划,以“平台化、流程化、智能化”为核心,构建全流程、全领域EDA解决方案,标志着国产EDA向全球市场进阶。
04
EDA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EDA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105.2亿元预计增长到2029年的23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4%。但政策红利并非*解药。本土EDA企业必须面对来自全球范围内更激烈的竞争。市场机会的扩大,也意味着竞争强度的升级。
政策支持为国产EDA提供了关键助力。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环节,EDA长期被纳入国家战略支持范畴。近日,江苏省科技厅正式印发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文件,无锡北京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申报的“支持7nm及以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方法及EDA软件研究”项目成功获批立项。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成为无锡高新区辖内单位首次斩获该级别重大专项的标志性事件,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EDA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政策层面看,此次专项立项既是江苏省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也是国家EDA产业政策红利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从大基金三期注资,到地方层面的研发补贴、采购激励,我国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EDA产业支持体系,推动国产EDA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重构”加速演进。
技术上,国产EDA也在不断向上突围。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首次向业界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据其介绍,启云方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重要指标方面已达业界一流水平,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软件支持多人并行协同设计、随时随地在线检视,产品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智能辅助设计一版成功率提升30%。该公司电子工程EDA BU总裁袁夷表示,今天发布的相关产品目前已投入市场,已有超过2万名工程师使用,目前下游市场反馈良好。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产品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EDA行业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突出的研发实力是奠定市场地位的基础。近年来,华大九天研发并掌握了多项核心EDA技术,具备行业*的技术优势。公司凭借核心技术实力以及在行业的*地位,先后承担了诸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技专项中的“先进EDA工具平台开发”与“EDA工具系统开发及应用”课题项目以及科技部重点专项“超低电压高精度时序分析技术”和“EDA创新技术研究”课题项目等。
国产EDA行业在政策与需求驱动下快速成长,但企业策略分化导致盈利表现不一。头部公司通过技术投入和并购向平台化迈进,长期仍需突破技术瓶颈并应对国际竞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