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购网
推荐: 前面325后面320,W21Tims天好中国三季度财报:王者归来全新一代普拉多将于明纯电/插混都有12.58万起以“三量法”助推共同富裕

“阵营之分”不再重要更注重体验和情感价值

时间:2023-06-10 09:17  来源:汽车时代  编辑:燕梦蝶   阅读量:6051   

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驱动下,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年轻消费者面前,以往的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进口品牌的“阵营之分”正在弱化,市场对品牌的追逐变得多极化,对产品的喜爱与选择也更专业、更务实。在此背景下,汽车产业如何洞察新趋势?又将如何因时而变?6月9日上午,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以“把脉新形势下的汽车消费”为题,举行一场头脑风暴。

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执行董事张国富、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 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乔心昱、哪吒汽车副总裁江峰,与主持人——智己汽车战略规划与海外业务执行总监褚健一道,共同开启一场中国汽车市场的探寻之旅。

新能源用户选车逻辑发生变化

张国富表示,新能源汽车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产品、底层逻辑的重构,也是品牌竞争的重构,同时也是销售人群结构和销售模式的重构。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结构中,25-34岁的人群消费占比接近50%,女性车主和高消费车主已经超过了燃油车,同时品牌阵营的偏好和选择的逻辑都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使用价值。在年轻人眼中,合资品牌、进口品牌与自主品牌的“阵营之分”不再重要,相对产品功能和参数的物理属性,他们更加注重使用的体验和情感的价值。

新能源汽车寡头会迅速形成

肖勇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一直以来受政策、科技、资本、市场等因素的多维驱动,现在已迈入全面普及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引领了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新的市场催生新的需求。2023年行业最深刻事件是年初价格战的开启,一方面体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新一轮的挑战赛已经到来,另一方面,也促进新能源汽车寡头市场的形成。

在此情况下,到底有多少汽车企业能够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到底有谁?肖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有机会的是B级、C级别产品,当前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迎来高质量发展窗口期,这个时间大概是2-3年。目前,消费者在选择高端新能源产品时,除了特斯拉还没有其它高端品牌印迹,因此在2030年左右,除特斯拉外,还会形成2-3个高端品牌。

当前市场应由“内卷”转向“外卷”

邓智涛表示,合资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阶段,也需要更多的供应商联动,长安马自达下个300万辆汽车的目标投放,大部分产品会是电动汽车。为此,他希望更多的供应商可以参与进来一起联动。

对于“卷”的概念,邓智涛认为,新形势下应该努力实现汽车消费从“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转向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上,转向对用户的服务上来,通过“内卷“向”外卷“的转变,提升整体汽车市场的发展。不管是燃油车后发先致,还是电动车先发抢跑的优势,在重构市场格局的同时,在看重消费者,看重技术的同时,应该更多引导消费的需求。他认为,在新形势下,兴趣消费和场景消费会是潮流。为此,他希望能将汽车、露营、骑行、音乐等结合起来,进行深度圈层的运用,建立汽车小众的文化品牌。

今年PHEV市场会迎来爆发

乔心昱表示,插电混合动力在今年或者明年将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1-5月,PHEV市场的爆发意味着城市用电、远途用油,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烦恼。

根据最新汽车下乡的动作来看,4-5线市场的潜力会进一步释放。他认为,2023年,PHEV会迎来爆发之年,整个市场的需求会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车企纷纷推出PHEV,里面不乏一些优秀产品。当今的PHEV市场先行一步进入产品竞赛、过招的时代。

他指出,技术在进步,科技在进阶,让汽车行业从过去百年的传统车企、传统的行业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自动驾驶、人机互联所引发的人工智能AI革命,技术创新的步伐让所有的汽车人时不我待,去掉焦虑和迷茫。

多少企业会死亡的观点大可不必

这两天大家都在讲多少年内,有多少家企业死掉,江峰认为大可不必说这样的观点。他指出,一个企业的成立有着自己的初心,不管经历多少艰难困苦,至少为用户提供了他们愿意买的车,至少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了实现自己才华的平台。

为此,江峰呼吁各级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要考虑“普惠性”,给每一家企业同样的机会。企业就像人一样,有的孩子出身贫苦但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一样能考上清华、北大。不管出身如何,都希望在更高级的学府里学更多的知识,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汽车消费者的变化已初现端倪

褚健谈到,4月,新能源销量达到49.3万辆,5月预计可以达到58万辆。在对整体市场进行分析后发现,在20万元以上产品的消费群体中,“85后”和“90后”的消费群体占据75%的份额,其中“90后”占45%,“85后”占30%,整体市场中“90后”占42%,“85后”占28%。

透过这样一组宏观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变化已经初现端倪,如何从宏观数据发现微观的消费心理变化以及消费趋势,将是未来汽车企业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